在ARM于2019年暂停对一家中国科技企业授权后,中国芯片行业就开始全力支持RISC-V架构,如今RISC-V正获得越来越多的美系芯片支持,ARM的垄断地位即将瞬间崩塌。
中国芯片无疑是RISC-V的重要支柱,在过去3年里,中国芯片迅速推动了RISC-V架构在物联网芯片市场的普及,领军者是阿里平头哥,阿里平头哥开发的玄铁系列在物联网芯片市场广受认可,出货量超过30亿颗,中国芯片行业出货的RISC-V芯片更是达到50亿颗,由此推动RISC-V芯片实现了百亿芯片出货量。
随着RISC-V在物联网芯片市场的成功,RISC-V开始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那就是进入手机芯片、PC处理器市场,太阳2不过这也让RISC-V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门槛,那就是性能问题,RISC-V能否支持高性能成为它进入新阶段的关键。
中国芯片开发的RISC-V架构芯片普遍应用于物联网,优势是低功耗、低成本,但是伴随的问题就是性能偏弱,到了2022年阿里平头哥开始改变这一缺点,它推出的无剑平台强调高性能,希望改变RISC-V架构给业界留下的低性能印象。
当然进一步促使RISC-V架构进入高性能处理器市场,还有海外市场的助力,这目前海外已有多家芯片企业开始开发高性能的RISC-V芯片,对ARM发起新一轮的挑战,并且各方正在形成合力。
手机芯片行业的领军者高通率先发线年就已悄悄研发RISC-V架构,并将之应用于骁龙865中,至今它出货的RISC-V核心已达到6.5亿颗,这对于ARM阵营无疑是平地起惊雷。
高通如此发声在于此前它收购NUVIA公司被ARM横加指责,ARM表示NUVIA开发的高性能ARM架构核心在未获得ARM的授权之前不能被高通采用,这让高通极为恼火,也在ARM芯片业界引发掀然大波,原来芯片企业基于ARM获得的知识产权竟然还受到ARM的制约,这可谓捅了马蜂窝,甚至已导致ARM阵营的技术最强者苹果也有意舍弃ARM架构。
此前美国芯片龙头Intel早已宣布支持RISC-V,表示已投资数亿元与西班牙一家芯片企业合作开发高性能的RISC-V架构服务器芯片;近日Ventana Microsystems也宣布研发RISC-V架构的服务器芯片,这凸显出RISC-V架构同样可以开发高性能处理器;还有硅谷传奇芯片人物吉姆·凯勒加入加拿大一家RISC-V芯片企业更凸显出他对RISC-V架构的看好,吉姆·凯勒可是先后开发出X86、ARM架构高性能芯片,由此证明RISC-V架构其实可以开发出高性能的处理器。
再有就是美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者谷歌突然在2022年底宣布支持RISC-V,可以看出美国科技行业的诸多企业都开始转向支持RISC-V,这将加速RISC-V的生态完善,彻底打破ARM在移动芯片市场的垄断,也将对ARM正力推PC处理器和服务器芯片计划造成打击,因为RISC-V和ARM都精简指令集,两者是直接的竞争关系,芯片企业陆续投入RISC-V将造成RISC-V阵营和ARM阵营此消彼长的关系。
ARM恐怕没有想到3年前它对一家中国科技企业下手,导致了如今即将分崩离析的局面,如果它能预测到这种局面的形成,或许当初它无论如何也不会跟从美国的要求对中国芯片企业采取措施,面对如此窘境,估计ARM已经悔不当初了吧。